G9 提车一个月初体验

头像
freshmancn
2023-08-10 07:54

#迎新社群#
@鹏友迎新群小助手
G9提车已经一个多月了,开了1300km,说点用车感受。
本来是去看G6的,看车、试驾之后咬咬牙提了G9。之前对比了蔚来、极氪、智己等品牌,最终选择了小鹏G9 702 Max,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一是我认为对纯电十分重要的800V平台(以及品牌自建充电桩),二是底盘质感等机械素质比较好,三是高水平的辅助驾驶,四是用料扎实的内饰音响。



一、外观内饰空间
外观见仁见智,反正我和家人都觉得还挺好看,竟然还有无边框车门,竟然整车nvh还挺好,说明在看不见的工程设计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不仅仅是堆料,好感度+1。


内饰用料挺好,跟我的旧车、同价位合资车比起来基本都是吊打,但设计感觉还是偏传统豪华,不同材质元素、亮漆面过多,个人还是更喜欢蔚来那样的……但作为理工男,还是更看重内在。


音响据朋友说明显比同价位别的车好,但我作为木耳只能不负责的评价:听起来效果挺好,休息用的几首大师调音背景音确实很不错,但送的网易云杜比音乐听起来好像跟一般的歌区别不大,5D影院感觉还挺震撼但片子太少,有个外放模式挺好适合露营用。
空间和乘坐方面,整车尺寸相比新势力同价位尺寸略小,在大城市反而是个优势,并且内部空间我觉得足够用:前排空间,可调整范围很大总能找到舒服的坐姿;后排空间,看起来似乎不大,主要是因为坐垫比较长,跟我同事的理想L7相比乘坐舒适性反而更好,特别是后排角度调节极大提升了舒适性;后备箱空间看着挺大,暂时还没那么多东西可装。
二、驾驶感受
我开过的车也不多,个人体验总体满意。
底盘方面:底盘厚重感强,有德系风范;日常滤振比较干脆,有豪车的质感;过弯非常稳侧倾不大,甚至感觉比我的旧车(当年的小钢炮)还有信心。当然在一些情况,比如低速过坎,特别是一定角度通过、左右轮先后过坎时,车身晃动还是有点多。
NVH方面:隔音个人觉得非常好,即便是高速100-120,音乐只需要调到最低的2、3挡,几乎就能盖住噪音。滤振个人总体满意,在绝大多数路况下都很好,在不太平整的路上还是有明显的小振动,毕竟没有空悬。
加减速方面:加速就不说了完胜油车。减速方面刹车比较线性,动能回收和机械刹车衔接顺畅。另外就是低速行驶设为6km/h,速度在降到这附近时会有一个明显的减速,感觉衔接还不够顺畅。
转向方面:感觉就是正常水平吧,指向性、助力变化、高速居中都还可以,整体比较舒服,转弯半径偏大。
三、能耗和充电
选择G9的重要原因就是800V技术带来的低能耗和快速充电。
市区能耗:我开车算比较温和的,目前夏天市区出行,空调24-26度正常开,表显能耗一般14-15kwh/百公里,WLTC里程达成率接近100%。
高速能耗:跑了一次北京(海拔50米)崇礼(海拔1500米)往返,出发90%电WLTC 512km,往返总里程大约440km,中间没忍住体验了小鹏S4快充(充了30度电,表显WLTC增加170km续航),最终剩余50%电WLTC 286km,大致估算的话,WLTC里程达成率111%。当然由于高速隧道多、回程堵车等因素,高速相当部分路段车速在80左右,但也说明续航确实扎实。


充电方面:日常在家附近的小桔充电,30%左右去充,稳定160kw的功率到70%左右,大概也就十几分钟,不想等了可以直接走;继续充的话,功率逐步下降,到90%大概还需要十多分钟,最后功率维持在80kw左右,总体非常满意。


在崇礼的万龙滑雪场意外发现小鹏自营充电桩,体验了S4快充,峰值功率约265kw,10分钟充了30度、WLTC里程增加170km。看来以后崇礼滑雪必须得到万龙了。


四、辅助驾驶
早就听说小鹏辅助驾驶的大名,实际体验还是非常惊喜。
对于高速、城市快速路等相对简单的路况,XNGP辅助驾驶是真的香,目前为止我有超过一半的里程是靠辅助驾驶完成的。


当然槽点还是有的,特别是在车流汇入、近距离并线等复杂路况时,处理方式跟老司机比还是有差距,只能说比新手司机略强一些吧。
总的来说,辅助驾驶在充分学习、适应之后还是非常好用的,能够比较好的完成人机共驾:大部分时间机器为主,机器做不好的时候人来介入。过段时间我再来一个长途自驾,体验更长时间、更长距离使用的感受。
五、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是另一个给我惊喜的点。语音识别准确率很高,只要知道怎么说,基本动嘴就能完成大部分操作。槽点也有,有时候说话不识别,还得用唤醒词或按键唤醒。

总的来说,小鹏G9是一台我非常满意的车,希望未来能陪我去看更多的风景。也希望小鹏发展的更好,最好能在高速周边多建点自营充电桩,方便鹏友们走的更远。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