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趟计划了很长时间,但因为各种原因从没有出发的旅行。
自电动汽车进入市场以来,大部分人对于纯电车的印象就是:通勤还可以,跑长途会有里程焦虑,甚至会趴窝。很多自媒体都这这样说,但又有多少人亲自尝试过?(声明一下,作者本人其实是内燃机爱好者😜,但我并不承认电车落后于燃油车)咱不试试哪敢乱发表意见嘞(doge)
【2021款 小鹏 P7 670N 后驱】
Part 1 准备出发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在电站白嫖,电量充满(因为充电站的安全要求,SOC到95%时自动停止,实际满电表显560km)。
当晚大致规划了长途路线,计划在南京上长深高速,转沈海高速到达青岛市胶州市,总里程约560公里(高德三条备选路线均不超过600公里,所以只计划了一次充电)。
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快……
Part 2 出发当天
2023年8月1日上午,南京市气温28℃,算是一个比较适宜电池工作的温度。
(出发之前先把小P洗洗干净😝)
大约上午九点半正式出发,这时车机导航显示长深高速有一段缓行路段(出发后不久它变成了严重拥堵)。
这是第一次驾驶纯电车跑长途,如果被困在拥堵路段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我立刻选择了更保险的方案:舍弃短距离路线,绕行G2京沪高速。(如图)
切换路线后,路程比原来长了116公里,但是没有拥堵路段;而且根据以往燃油车自驾前往青岛的经验,沈海高速只有双车道,而京沪高速是四车道,道路通畅好开、拥堵概率低。(加长路程后保险起见设置了两处充电站作为途经点,分别是沭阳服务区和沂南服务区,后驱版P7高速开空调能耗大概在16-17个电)
充电体验总体良好,这里建议大家在选择好自己的充电站后,把前一个和后一个充电站也加入途经点作为备选。毕竟目前高速上针对电车的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大部分服务区只有4个快充桩,可能需要排队。
其实,电车充电并没有比燃油车加油浪费太多的时间,车辆在充电的同时驾驶员也可以得到必要的休息,特别是在单人驾驶的情况下,可以说纯电车自带“强制休息buff”。
(排队充电小技巧:停在混动车或者增程车附近,它们电池小充电快嘛😜)
最后,于当天晚间七点抵达胶州市的小鹏超级充电站。人吃饭、车补电。
Part 3 市区通勤
这个嘛……没啥好说的,大家的用车场景最多的应该就是日常通勤。
市区开空调电耗在15-16个电左右,工况有高速、有主干道,还有……
还有极度拥堵……(青岛的鹏友应该比较熟悉,青岛的景区都集中在一起,而且道路特别窄,所以拥堵也很正常)好在市区充电非常方便。
Part 4 返程
返程的路线和去程一模一样,充电策略和能耗也差不多,就主要说说驾驶感受。
近七百公里的路程,大部分都是辅助驾驶在工作,虽然只有XPILOT 2.5,但是对于开惯了传统燃油车的驾驶者来说完完全全够用,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轻松。
值得注意的是,MICHELIN PILOTSPORT 4轮胎属于配方比较软的操控型轮胎,在36℃的高温下胎压变化非常明显。前轮最高上升到2.5bar,后轮上升到2.8bar,安全起见,在服务区用原厂配备的补胎气泵将轮胎泄压至前2.3bar后2.6bar(标准胎压前2.5bar后2.7bar),多放一点也无所谓,软胎牺牲一点电耗获得更大的抓地力。
另外,保时捷Panamera团队全程参与了底盘的设计与调校(四驱版本还搭载了保时捷和采埃孚联合开发的CDC主动连续减震控制系统),让它行驶起来有质感有路感,高速变道的侧向支撑也相当强。
Part 5 车摄
个人认为……P7是目前自主品牌外观天花板(可以反驳,反驳也不接受😋)
上图!!!
#能耗报告# #小鹏自驾之旅# #小鹏影像记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