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冲这3点,小鹏G6价格不会低

头像
王辞北
2023-06-05 16:06

几天前,小鹏G6开启预售的消息正式露出,随着正式上市时间日益临近,G6价格在各种猜测中更是关注焦点。


抛开产品本身去谈价格属于耍流氓。


相信很多关注小鹏G6的鹏友对这款车本身的信息已经不陌生,甚至搜罗了很多信息做各种参数对比。但这其中也无疑会夹杂一些个人情感层面的不确定。


这其中就包括受品牌、外形/颜色喜好、舆论环境等主观因素影响,从而对小鹏G6失去理性客观的判断。


小鹏G6作为扶摇架构下的第一款战略车型,很多人是站在企业角度看待和理解这个这款车,更多强调扶摇技术架构对小鹏自身发展的战略意义,而没有真正看到或者说忽略了小鹏G6这款车的具象价值;


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再深入分析一下小鹏G6这款产品,看看小鹏G6到底是怎样一款车,值不值得入手,放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到底应该卖多少钱会比较合理。


我觉得,简单总结下来小鹏G6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扶摇架构下的第一款车


官方说,动力方面,小鹏G6采用国内首个量产的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并标配3C电芯,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55km,同时还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km”的高效补能。


关键词:量产


很多人可能只注意到了上面这段话中的三个数据,而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量产;


量产的意思,即意味着你买完车交付使用的第一天起,就可以直接体验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KM带来的刺激。


小鹏自建超充网络名列前茅,并非有些车企的充电体系完全依赖第三方。据来自小鹏汽车APP社区官方账号发布的消息,目前小鹏自建超充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行政区和直辖市,1000+站。配合现在的补能基建越来越好,补能效率将由过去的一顿饭的时间,被压缩成一泡尿的功夫,这谁受得了啊!



关键词:扎实


在小鹏G6目前已经的版本中,最高续航可到755km。大家都知道,单论续航现实意义不大,市面上标称续航里程过千的多了去了,但实际表现谁用谁知道。


所以,又要回到扶摇技术架构。得益于电驱系统的高效,以及能耗控制,G6能实现百公里最低电耗13.2度;可以做到同级别中最强。这一点在G9、P7i两款车上有所验证。相信很多G9车主、P7i车主都有真实体会,甚至跑出了比标称续航更长的里程,被鹏友圈戏称为“续航虚标”;


续航真,加上补能快,这种双向奔赴的结果,就是再也不用体验那种焦虑感了,电车真正进入油车时代了!同志们!



2、无人驾驶前的最后一款车


提到智能,不得不说智能辅助驾驶。而论这个,国产中小鹏是头牌,这点有谁会反驳么?相信没有!


那我们看看小鹏G6。搭载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与之匹配的是双激光雷达。该系统可以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


关键词:第二代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一个时段内,业内很多都在强调激光雷达,甚至引得车企之间内卷拼起了数量。你有一个,我有俩,你有俩,我配仨。你的装在大灯位置,我就装车顶上……好像只要有了激光雷达,这款车的智能辅助能力自己就上去了!


当年某位车企大佬说,“造车很简单,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尽管现在有人加上了电视和小桌板,本质上背后的产品思维都是同一个意思!


所以,我们也逐渐看到了结果: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开始出现两个极端,概念的归概念,体验的归体验;


很明显的对比,就是小鹏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从以高精地图为核心的NGP开始,再到现在的XNGP,直接甩开了对手。这里包括那个一直处于loading状态的64000。


小鹏的智能辅助驾驶已经进入到第二代,双激光雷达作为G6的硬件条件,直接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直接生成,可在全域、全场景下使用。


翻译过来就是,任何路段,无论是高速路,还是城市快速路,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过红绿灯,进出匝道,你能想到的日常用车场景,真正实现从上车到下车,从开出去到停回来,都可以全部交给车辆自己完成。


更重要的是,因为不再依赖高精地图,之后非一线城市的用户就不用再担心享受不到这一便利,此前存在争议的有用无用论也将不复存在。


因此,官方说这是实现无人驾驶前智能辅助驾驶的终极形态,毫不为过。



3、纯电销冠的最直接对手


纯电市场销量风头最高的车型,小鹏G6成为第一个瞄准且硬刚的直接竞争对手。


关键词:硬刚


我们再看看市场环境。首先绕不开的当然是毛豆Y。


这款车对于TSL而言其战略意义也不言自明。在最近的销量表现上,几乎一扫全球市场高端纯电市场天下,风头无两。一方面说明,毛豆Y是一款好车。另一方面说明,在这个级别的轿跑SUV市场上,这种定位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买账。


但问题也来了。毛豆Y因为很迷的车机交互,以及约等于无的“毛坯房”座舱,让很多人既爱又恨。这一呼声也侧面反映出,同级别市场上,亟需有一款具有同等产品力的车型能够与之抗衡,消费者需要多一个选择。


而小鹏G6就来了!


众所周知,小鹏G6这款车无论是产品参数,还是技术指标,基本上是直接对标毛豆Y,而且在某些关键性数据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说白了就是降维打击,正面硬刚。


请注意,硬刚不是硬贴。刚就需要“打铁还得自身硬”,否则容易刚出内伤。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弱点”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了。目前毛豆Y的官网上,续航545公里的后驱版售价26.39万,还不打折哦,还不包括那个遥遥无期且贵到离谱的FSD。且不说在国内道路环境下,这套辅助驾驶系统常常水土不服,体验糟糕到让人皱眉。如果购买,需要另外付费6.4万。这样下来,基础班的毛豆Y整个价格就去到31万起。而至于双电机四驱版本,单车成本直接拉到了31.39万。


而以上这些,恰恰让小鹏G6都补齐了。但小鹏自然也深知自己的品牌弱势,那在价格上肯定也会继续“摩擦”,要比毛豆Y低一些,但低多少,3万?那也要去到23万起。如果XNGP成为全系标配,那就这个竞争力就直接起飞了!


综合以上3点,我觉得小鹏G6的价格不会低于23.99万。按照小鹏自己的说法,预测小鹏G6的价格大概率会在23.99万~29.99万之间。如果再低,相信小鹏也会慎重考虑,到底是以价换量,还是争取在价和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个人猜测,应该会是后者。



写在最后,再谈谈性价比


眼下一个包容忽视的消费现实是,很多人会把价格直接等同于价值。尤其智能正在成为电动车产品趋势的大背景下,如果还是抱有这种落伍的消费观念显然不合时宜,也有失公允。


举个例子,同是卖20万的一辆车,如果单从空间,操控,配置等可见指标去衡量,似乎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不了解甚至无视不同产品在软件上的智能体验差异,那就还是“论斤称”的消费态度。


就不说什么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了,单说那个智能座舱,新能源车企里很多车型还停在车机时代。即便是造车新势力中的几家头部车企,也是徒有其名,几乎没有一个能打的。就算强如特斯拉,还有人在车内架一个支架让手机帮忙导航,在这个纯电智能化的今天你敢信吗?


不吹不黑,小鹏的智能辅助驾说,智能座舱是最人性且贴合国内用车场景的。而在大部分小鹏车主的实际用车反馈、权威媒体的各种评测中的也能佐证这一点,真是谁用谁知道!


毫不隐晦的说,目前在这个价格区间,市面上还没有一款纯电产品同时拥有续航实在,800V超快充、一体化车身,而且智能辅助驾驶实用好用,智能座舱体验丝滑的……放眼望去,真的是一个都没有!


如果你相中了某款车,还在听对方说,你看我这车空间多大!你看我这车上屏幕多大!你看我这车XXX多大!!


醒醒吧,老铁!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不要被面上的数字迷惑,不要被一些低级消费需求误导,未来,真正拥有领先一代的智能体验,才会让你的车不会轻易被“换代”掉,也别说又不是不能用!


加电小鹏!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