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收到通知,要去参加小鹏的新架构发布会时,其实一直在猜测小鹏这次会是有怎样的动作,毕竟CNGP刚发布,800V也已落地,XPILOT4.0完美呈现,似乎在智能驾驶领域,小鹏已经遇到了瓶颈,他到底会发布怎样的架构?虽然隐约猜测到会不会有CTB技术,会不会从EEA3.0(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Architecture)进一步迈向4.0,会不会有分散模块化电池组,但在发布会开始前,一切都是猜测。
很有幸,今天参与并见证了小鹏的又一里程碑式的时刻,SEPA 扶摇2.0平台的平台发布出乎想象,800V,前后一体式的压铸结构,3C电芯, X - EEA 架构......虽然前期猜到了一些,但小鹏发布的内容还是超过了我的预期。
首先是类似于油车的平台化,就像大众的MQB平台,一个模块化的平台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同一平台只要拉长缩短就可以适应不同的车型,对成本的控制可以做到极致,且利于车企对平台的缺陷进行修改。当然带来的弊端也可能显而易见,一旦有设计缺陷,可能会影响所有车型,这就非常考验设计团队了。同时一体化压铸车身能降低重量提高刚性,只是会对保险公司不太友好。
800V的高压充电已经在G9上实现了,那么接下来就是3C的电芯迈向4C的进化了,小鹏此次也同时发布了自研的CIB技术,虽然这种电池到车身的结构目前依旧充满了争议,但对于整车的构造以及成本的控制肯定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小鹏这次发布会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全新的800V的XPOWER电机,这是小鹏自己研发的电机,从大师兄透露的信息来看,小鹏自研的电机应该更注重能耗,而不是现在总是在盯着加速性能。毕竟目前小鹏搭载的方正、精进等电机在能耗控制上有点不尽如人意。而此次发布的高度集成化的800V电机,融合了市面上所有电机的热点:800V高压,SIC碳化硅技术,油冷却,扁线电机。
其实此次发布会我看到的最感兴趣的是关于X-EEA架构的发布,博世将新能源汽车整车电子电气架构(EEA: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Architecture)分为六个阶段:分布式阶段(包括模块化、集成化),域集中式(包括集中化、域融合)、中央集中式(包括车载电脑、车云计算)。而需稍早前随着XNGP的推送,小鹏汽车自研的BEV感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XNET也正式上线,成为国内第一个大规模量产推送的BEV网络。小鹏汽车还赋予了XNET一个定语“中国首个且唯一量产的BEV”。“BEV”(bird’s eye view鸟瞰视角)感知算法,能够统一多个传感器,融合不同传感器的特征,明显提高感知、预测的准确率,减少自动驾驶对人类、对高精地图等(规则性干预)的依赖。 XNET、XNGP等的加入,无疑是让小鹏汽车智能驾驶向无人驾驶迈进了一大步。
此次小鹏发布的X-EEA采用的中央超算+域控制,从级别上来说应该相当于EEA4.0,但已经是行业领先的水平了,而且这一步是友商无法弯道超车的,你必须要有大量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支撑,才能进一步迈向自动驾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鹏会再次宣布迈向车机+云计算的电气架构。
那么,今天发布的这些技术是像某些喜欢吹牛的友商那样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呢还是靴子已经要落地了呢?大师兄在最后放出的宣传片说明了一切!上海车展将亮相的G6会是小鹏第一辆SEPA2.0扶摇平台的车!虽然今天没有看到实车,但上海车展已经在眼前了,再等待几天,就能看到大师兄所吹的牛以现实的模样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小鹏今天说了两个很有意思的词,第一个提到了余大嘴最喜欢说的“遥遥领先”,不知道余大嘴看到小鹏的发布会,还会不会觉得自己遥遥领先。第二个提到了“扯淡”,那是王传福在自己不愿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智能驾驶时所表述的,不知道现在的智能驾驶还是不是在扯淡?或者说没有这些造车新势力在推动技术的进步,靠这些传统车企可能汽车和智能依旧远隔重洋。
#G6的第一印象##鹏友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