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能够倒转,相信很多和大包子狸一样的小鹏车主还记得2019年3月18日,小鹏汽车宣布布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武汉五座城市共计30座超级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当时我们这些小鹏车主在焦急等车过程中情绪瞬间被掀到顶峰,因为小鹏汽车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宣布自建超充网络的新能源汽车车企。自建超充网络也成为了当时小鹏汽车最重要的卖点之一,在那样的一个时间段背景里,自建超充总是给人更多的安心。
时间到了今天,从小鹏APP里的充电地图看来,小鹏汽车已经完成在国内布局126+座自营或加盟超级充电站(小鹏的加盟充电站享受和自营一样的权益),超过600+自营或加盟充电桩。同时,小鹏汽车打通了包括NIO POWER在内的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充电桩运营网络,实现小鹏APP直接扫码加电,不需要重复下载各个充电APP。可以说,小鹏现在执行的自营+合作的模式,最大可能的覆盖了充电桩的可达范围,极大的缓解电动车主出行的里程焦虑。
前一段时间,搜狐汽车E电园的《寻桩记》节目,对小鹏超级充电桩进行了深入体验和报道,在节目中,大多数车主对小鹏超充都表示非常满意,主要优势就集中在:速度快,价格低,环境好,停车免费,无油车占位。
但是在节目中,有一点也引起了车友们在群里的激烈讨论,那就是小鹏超充站是不是应该只对小鹏车主开放呢?大包子狸相信有很多小鹏车主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具有诱惑性的建议,能够给小鹏车主提供更好、更优先的充电环境,而且就像自营充电站的鼻祖—特斯拉那样,封闭式的超级充电站,无疑更是一种独属的优越感和尊荣感,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今天大包子狸就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开诚布公的表达我自己的观点:小鹏超级充电站封闭运行是非常好的金点子,但现在的时机是否适合,还值得商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充电站的天然功能来看,充电站的本质属性是要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自营超充站最早是特斯拉在美国进行建设和推广的,而作为电动时代的新势力造车品牌,目前只有蔚来和小鹏两家车企选择建设自营超充站网络。超充站建设成本高,场地租金高昂,想要实现真正的便利,必须有足够的运营数量和覆盖广度作为前提,就拿我生活的江苏省沪宁线上来说,沪宁线应该是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但是小鹏超充仅仅在南京、上海、苏州三个城市布局了自营充电站,可见其覆盖范围还严重不足。但是大规模的扩建充电站,对于成立不久的小鹏来说,无疑是不小的负担,那么开放运行,小鹏超充的优质体验无疑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车辆前来充电,提升运营收入,降低财务压力,从而有助于更快的扩充充电网络。
2.从充电站的发展趋势来看,特斯拉之所以选择封闭运行,主要是其布局时间早,车辆兼容性不好,独特的超高速充电性能所决定的。这三个方面的情况都没有发生在小鹏身上,个人觉得小鹏完全没有必要去封闭超充运行。再看国内更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自营充电站,几乎没有一家采取封闭运行的策略,即便是车界海底捞服务的NIO POWER目前的自营超充站也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其实,超充站这样的设施建设,需要场地、资金、电网的多方配合,并不是靠某一家车企能够实现快速覆盖的。比如小鹏和NIO POWER的牵手,让全社会看到了车企间对于充电桩基建薄弱形成的共识,大包子狸相信只有多个车企抱团取暖,依靠行业的力量才能将充电网络铺得更大更广,真正解决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真正实现“加电比加油还容易”的补能体验。
3,从充电站的运营水平来看,大包子狸去过的惠州、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超充站,可以明显的看到,超充站的实际利用率较低,基本上大多数时段都是空闲,或者1-2辆小鹏G3在充电。从效率上来说,为了这么少的车辆方便使用而封闭了这么多超充,是整个充电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大包子狸也明白有部分地区的充电站可能小鹏车主去的时候会多次充不上电,被其他品牌电车或油车占位等,对于这个情况,大包子狸的建议是:按照运营大数据的情况,对于小鹏车主使用频繁的电站,加大小鹏专属电桩的比例,采取充电枪识别+地锁占位的双重方式拒绝外品牌车辆充电。后期也可以采用,远程提前预约占位(收取预约占位资源费)的方式保证小鹏车主的充电便捷性。总之一句话,想办法加强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一禁了之。
4,从充电站的广告效应来看,每一个小鹏超充站,无疑是小鹏汽车的超级广告。所有途径小鹏超充站的车主都会因此好奇的去了解小鹏汽车是什么?就说说我个人的几个经历。一是在充电的时候,旁边有辆北汽EC180在充电,大家就聊天,北汽车主看到本来就便宜的充电价格(1.1)还要再打五折,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再进入车内看了以后,觉得小鹏真香,又随手表演了一个车钥匙召唤,邀请码扫起,就这样,一位新的小鹏G3车主就诞生了。二是每个路过超充站的车辆和行人都会被“X”形状的超充装锁吸引,“这是什么?”“小鸟超级电站?”“小鹏!”“哦哦哦,看错了”……类似于这样的对话,虽然不经意,但是却无意中种了草,让人以后再相见时,平白多出一份亲切感。三是更精准的人群,凡是来充电的或者感兴趣观察超充站的,必然是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用户,高效、价廉、整洁的小鹏超充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直观体验,从现实上给小鹏的形象加了分。
5.从小鹏车主体验上来看,当然短期内小鹏超充的封闭,会对小鹏车主的体验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是非常有限的。一是大多数小鹏车主都拥有家充,完全依靠超充补能的车主还是少数,超充主要是解决出行过程中的快速补能问题,那么我认为当前更重要的问题是多和可靠。二是封闭运行后收入的减少,羊毛出在羊身上,服务价格势必提升,对于小鹏汽车15-35万的价位区间客群来说,尤其是目前大多数20万以内的G3客群来说,价格较为敏感,相信大多数车主更愿意开放超充换取更优惠的价格。三是小鹏车主的特权和优越感完全可以通过专属车位,预约充电,专属价格,优先功率等技术手段上来保障,尤其是在就在其他品牌车面前的表现,通过现实的对比,让获得感更强烈,也增强对其他车主的吸引力。
站在今天的时刻,更觉得小鹏超级充电站可以考虑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几点的工作:
1. 进一步优化充电页面的使用体验,这一点建议多向NIO的加电学习,加电APP确实成为目前最好用的充电应用,还没有之一。小鹏团队可以在导航的选择性和充电路线规划上增加更多的灵活和优化显示方式等。
2. 开展鹏友点评活动,相当于车主充完之后可以对这个电站进行点评,有助于后续车主规划的时候增加参考,尤其是小鹏车主,更有参考价值。
3. 增加车辆和充电的互动,比如车辆靠近充电站,自动泊车可以自动解锁地锁并实现自动泊入等等。
大包子狸相信,未来的充电站运营势必会成为出行生态圈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这种重要性不亚于当前的能源公司的地位。很多事情,我们现在想不到,不代表将来就不会发生,也许在不远的以后,崭新的X POWER正在向我们而来,毕竟,双手交叉,就是闪电!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