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一次浪漫的 CNGP 之旅

头像
二葱🐙🍄
2023-02-08 22:33

⚡️ 电动汽车发展这几年,承载了很多希望,其中最前沿的,就是(自动)辅助驾驶。

🛠️ 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谁也不知道,坚持下去是成功、还是失败。即便作为迷恋技术的理工男,也不得不承认,辅助驾驶当前不是普通用户挑选电动车的第一要素,更不用提保守的车主从不信任机器能安全地把我们带到目的地。

⛵️ 但是,这条路通往一个光辉的目标,它用算法使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它能用来构建高效而立体的未来城市,而我们现在才刚刚启程。


城市 NGP 比普通 LCC 多哪些🧭

鹏友,既然能点进来,说明你应该对城市 NGP 有所了解。我们不连篇累牍介绍城市 NGP 的定义,直接说说他比普通的 LCC(车道保持)多了哪些功能吧~

* 识别红绿灯,通过路口:普通 LCC 的驾驶体验,在经过路口时会被打断,需要人工接管。而城市 NGP 具备通过路口的能力,会等红灯,能完成直行、并线、左转和调头。
* 斑马线前减速通过:普通 LCC 不识别斑马线,城市 NGP 路过斑马线会稍微减速。
* 通过环岛:普通 LCC 无法应对环岛和大曲率弯道,城市 NGP 可以根据导航驶入环岛,并在正确的出口驶出。
* 超车:普通 LCC 只能手动打灯变道,城市 NGP 会自动判断是否适合变道,并超越慢车。
* 实景 SR 仪表:普通 LCC 在仪表盘上显示的信息有限,城市 NGP 上已经能体现出前车打的左转向灯、还是右转向灯,知道正在变道的车辆是切进来、还是变出去。并且城市 NGP 能跟进高精地图正确的渲染道路、匝道等模型。

⬇️实景 SR 仪表对真实世界的建模:



城市 NGP 和普通 LCC 的区别,就像高速 NGP 和普通 LCC 的区别,但需要应对更复杂、更不稳定的场景。

城市 NGP 和高速 NGP,他们都基于高精地图实现。他这两套方案都基于 34Tops 算力的 Xaiver 芯片,这样的算力本不足以实现城市道路的辅助驾驶,但 P5 借助激光雷达,弥补了算力的不足,成为首个用 34Tops 算力实现城市 NGP 的车型。

⬇️城市 NGP 通过环岛路口前后的表现:

我们距离终点还有多远🏁

构建自动驾驶模型,需要两个要素:感知 和 计算。

感知,就是测量这个世界。

* 毫米波雷达🕸️能告诉我们前后左右的距离,但它识别范围有限,所以我们在自动泊车上用它。
* GPS 和 北斗卫星🛰能告诉我们方位,所以我们用它结合高精地图,知道我们所在的车道。
* 摄像头就像我们的眼睛👀,能给到 3D 世界的 2D 投影,所以我们借助双目视觉,尝试理解车辆、车道线、路标、限速牌、行人等各种各样现实存在于道路上的事物。
* 轮速传感器就像车轮上的尺子🎚️,能告诉我们车辆的形式姿态和偏转角度,于是我们用它来做实现极限工况的 ESP、和普通工况的车辆姿态微调。
* 激光雷达🔦能建立 3D 世界的立体点云,它能弥补双目视觉的不足,视觉能识别这是什么,而立体点云能告诉我们每样事物在 3D 世界中的精确方位。

计算,就是驾驶员的决策。

* Xnet 感知模型的落地,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从原始数据的采集、标注,到模型的训练,这是训练集,这发生于小鹏的超算中心。再到现实场景中的测试集,将模型真正用起来,这发生在每一辆搭载了 Xaiver 和 Orin 芯片的小 P 车上。
* 车辆在每种环境下的行为:直行、变道、避让行人、减速通行、入弯出弯,像一个有限状态机,但又不是简单的状态机模型能够概括。
* 强化学习是训练和测试驾驶行为的典型方法。真人驾驶时,在不同环境下驾驶员做出的反应,是训练机器驾驶应当做出的反应的绝佳样板。测试自动驾驶时,也需要打造模拟场景,每做一丝改动,都要在模拟器里成功执行各种工况的用例。

感知和计算,是我们这个时代对自动驾驶这个考题所交的答卷。

感谢小鹏运营给到这次体验 CNGP 的机会,试驾完过后,作为老 P7 车主真的流下了羡慕的口水。咖啡很提神,围炉煮茶很新奇,拉弓射箭的鹏友们也很帅~


从一定高度上说,这是特定领域的伪人工智能,而我们总有一天,能实现强人工智能。关于强人工智能的面貌,我们幻想过很多,也憧憬过很多。但会不会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形态?技术会不会以未曾见过的方式,解决我们的出行问题?游戏里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真的会出现吗?

Live long and prosper,让我们对技术的未来,永远充满期待。

#城市道路NGP# #CNGP抢先体验# #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